录取院校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纽约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大学
· 美国萨拉劳伦斯学院
· 美国霍巴特威廉史密斯学院
· 英国伯明翰大学
·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未完待续...
Number1
我的申请心得
“我哪懂什么坚持,全靠死撑!”
这是我在2019年高一开学的军训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回顾我的整个申请季,不得不说,我可真是个平平无奇的预言家。
而当我站在时间的这端往回望,发觉从小到大好像在很多朋友和老师眼里我一直是个乖乖女,又或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申请季期间曾和最要好的几个闺蜜就这个话题唠嗑,释放了一些压抑和情绪后,我理解也接纳了这个自己。我会有叛逆的一面,也有着水瓶座完美主义者特有的痛苦特质,我是个普通的女孩儿,但也会有做出让人大跌眼镜决定的时刻。索性我想,people only live once,那就做这个爱笑的自己吧,反正别人都有人成为了。
“Be yourself ;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事实上,我从来不是什么轻轻松松托福119、SAT1580、AP9门的凡学霸霸,爸妈也总打趣我这个“爱折腾的千年老二”。课上像嚼了炫迈一样停不下来,课余生活又老是安排得太满当——学生会外联部部长,电影社社长,自媒体公众号创作者,主持人,各类比赛队长,各类演讲嘉宾,跑到国外当交换生...
我当时的想法是,标化成绩人外有人,既然比不过人家天赋型选手,那我就把重心也平摊给独一无二的活动和经历吧,毕竟最后国外招生官要看的,是通过你提交的资料证明来细碎拼凑,全面了解你18年来的人生如何吸引他们的眼球。
众所周知,今年的申请格外特殊,因为疫情的缘故,托福雅思接连延期甚至取消,陆续“改名”为「Zoom University」的国外各大高校,也相继宣布不再强制提交SAT/ACT成绩,虽说表面是减轻了申请党的负担,但同时内卷化直线上升。
加上政策一天三变,消息的轮番轰炸,直接将留学这件事从Hard模式升级为Harder模式,这让很多申请党不得不考虑做两手准备,走「英美双申」之路。我就是其中一位,但是是在还没出现疫情前就已经很早决定了。虽说是多一种选择,但在实际准备的过程中,也意味着要付出双倍努力。眼前的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大了,去年选择Gap year的人肯定也很多,这就意味着录取难度将会加大。
一路走来不断积累前辈的申请经验,如果让我说可以聊个三天三夜。但我总结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早做规划的申请季真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越早开始与留学相关的规划,意味着越能在申请季游刃有余。当时我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将标化备考线拖得太长,没有速战速决拿到自己理想的成绩,在某一个分数位卡了好几次,以至于错过一些大学ED的申请日期,心态也受到严重影响。但最后,我抱着重头再来的心态重新备考,头破血流中才取得合格成绩。
提早准备标化成绩的重要性显然不必多说,除了这些硬性要求,作为申请中软实力重要体现的课外活动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所幸我很早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充分利用更多时间去深入研究。除了当导演,当主持人,参与模拟联合国辩论,正式演讲也是我积极尝试的一个领域。学校举办的TED演讲,也主动跑去参与。只要有我从未接触的新领域,我都愿意去尝试。填写活动列表的时候,其他人可能在愁无处可写,我在愁不够位置填。
作为高中生来说,探索兴趣、多做尝试、发现自己的热情所在是课外活动的核心。比起活动数量众多却没有重点的学生,招生官更加喜欢能够在一两个方面特别出众的学生。 因此无论是一个小小的公益活动,还是纯粹是一门自己的兴趣爱好。重点是能够“长情”坚持下来,并体会到这些经历带给自己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意义非凡。
“其次是保证好心态”
尽量控制好情绪面对不确定或是不那么满意的标化成绩,同时理性地看待所谓的peer pressure,大家只是同时在申请国外大学,并不是一个非得你死我活的专业赛道上。所以别紧张,稳步向前就好。余世存先生的句子也能令人醍醐灌顶:“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请一定要亲自做好school research”
不要试图依赖任何人的渠道信息或者是“我听说...”。自己去学校官网上查询或者直接发邮件询问大学招生官,绝对是最最最正确和直接的选择!同时也可以找信任的人帮忙修改文书,提供不同的视角。我的文书就和家人、老师沟通反反复复修改了有半年的时间,十余草稿的文档,提交上去的时候还是挺满意的没有遗憾。
我觉得,很多时候像老师说的那样,大学申请除了是玄学外,也是一场互相奔赴的双向暗恋。尽管我的标化并不突出,但也许是因为看到我身上独特的经历和文书体现出来的价值,却又还有异于常人的坚持,大金熊才把我这个小熊捞了起来,邀请我去淘金哈哈!
我自己是这样在家人们,老师们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申请成功的,所以也在这里真诚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如果赶时间,那你看完这些就可以关掉链接了哈哈。但如果想继续听我分享我的申请季、我的文书,那么也欢迎来到我的部分世界。
Number2
我的部分世界
关于我如何确定专业,其实从小便耳濡目染
我出生在一个跨文化的地方——香港,从小得适应跨文化家庭三文两语的环境。粤语、英语、普通话、潮汕话、西班牙语...小时候总因为自己要多学和听这么多门语言而感到困扰,后来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种文化交汇的感觉。可能也成为我后面想要深入学习社会学、教育学、媒体学的重要原因。
“如梦初醒”
那时初中通过政府考试,获得语言证书去西班牙学校当交换生的名额是我从未后悔的决定。我认为每一个交换人生的决定都值得敬佩,因为往往在决定踏出舒适圈的一刻,才是最需要勇气的时候。所以事到如今我依旧十分感激当时那个无知却无畏的自己。在许多温暖的晴天,寄宿家庭的home dad开车送我到镇上来,向我介绍镇上每栋建筑的历史,以及他开车时经过的每条道路的历史,通常的话是“我的老伙伴住在这里...”一路和寄宿家庭的home mom一起去超市,发现她认识镇上的每个人。在一个传统的东亚家庭中长大的我,这种西班牙式的热情,友好和亲密最为陌生。那儿的人对自己很坦率,不去克制自己的感情。他们享受生活的坎坷和各种变化,随心所欲地大笑和哭泣,但内心深处,他们仍然镇定自若。那时回国后,我便一直热衷于认识周围的人,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朋友。开始喜欢与别人进行分享,在过程中,也发现对方常会说出一些很有价值的话语,也许当事人毫无意识到。正因此,我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传播者,不仅为自己发声,更去扩大每一个普通人的声量。也许这也是对社会学一份热爱背后的责任。既有一双观察生活中点滴细碎的eyes,也得有一颗万事万物都与我有关的mind,还要有迅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的行动力。交换人生中,我了解也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提交的文书中也展现了这种自我解放的灵感之源。
“种子萌芽”
记得加州文书里有题目问到关于我的creativity创造力是什么?在和升学老师高老师讨论后,决定将我的小小up主身份展开来写。因为喜欢传媒,我闲暇之余总是会看看Youtube,刷刷B站,关注和学习博主们的剪辑技巧和叙事手法,自己也就目前主流的几个社交平台上创建了自己的账号。当然,人们总是会更愿意在虚拟世界里展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一面,同时有意隐藏自己的缺点。但慢慢地,我对这些隐蔽的角落非常好奇,摄影镜头逐渐专注于探索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尝试建立一种微妙的方式来表达喜悦和悲伤以及不同的主题:记录我的一天,分享歌曲清单,制作甜点,构思新画作 在过去三年里,我坚持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运用在电影社和互联网上所学到的技能拍摄和编辑,用VLOG类视频博客记录生活。
去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有三件事我印象一直很深;当时,在社团老师James的指导下,我尝试自己作为导演记录下留学生们回国的隔离过程,与多名厉害的伙伴合作制成系列影片。一方面想让观看者了解留学生回国隔离的真实状况,澄清当下网络的一些不实言论,也希望能给准备回国或是正在回国路上的留学生们做个参考。初衷虽好,真正拍摄和剪辑起来却困难重重。但遇到困难,要第一时间面对,进而找寻解决办法,最终搞定它,需要执行力也需要无限的耐心。
当然,那个时候对我们准留学生来说,担心考试可能会被取消,留学的计划受到影响...有太多太多的焦虑。很长一段时间的情绪积累终究是在一次影片的录制中爆发了出来,我也将失控的一幕保留在VLOG里。我相信,分享相似的情感,也许真的能帮助人们克服孤独的时光。尽管我们从小被教导应该坚强并且永不放弃,但时不时地承认“I m not ok,我们不行”并感到难过是很好的。累到极限,那便停下来。在必要的情绪发泄之后,我们仍然可以痛快甩掉负面情绪,重新找到爱这个世界的理由。
还有就是去年夏天疫情后阶段,我参观了广州的登峰村进行的一项社会研究。实地考察和剖析我国政府在疫情期间实施外籍人士的有效管理政策,并邀请了广东电视台的知名导演探讨纪录片的拍摄。向ISSCY(国际青年社会科学大会)提交研究报告摘要后,希望能对国际社会管理外籍人士政策提供参考,也成为了我文书里的闪光点。
登峰村所在的小北路一带被称为广州的“巧克力城”,以此描述在中国的非洲人等少数群体的居住地。他们主要从事服装或电子产品贸易,或运输和物流服务。当我真正走在一个干净社区的街道上时,接收到了友好的微笑示意,并且看到了各种充满生机的小商店。人们彼此交谈,无论他们的身份,肤色和种族如何。诚然,受一直以来的教育影响或告诫,我和高老师两人在村子里来回踱步多次,才有勇气打开相机拍摄这些场景。真是手心出汗,心脏剧烈跳动。最后亲眼所见的真相与网民们的描述相差如此之大!通过这些经历,我也逐渐体会到了用自己的一点努力去为这个社会带来实质性贡献所带来的成就感。
“天外来物”
转眼是26号,早上7:30起来想到,今天是湾区放榜最后一天,查查邮箱。登入了伯村网站,非常理工直男的画面:没有礼花背景音乐啥都没有,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估计是凉了。再点进信息updates的提示,一秒之后,画面下起了小礼花雨, 泪眼模糊间看到了congratulations。后面就再也看不清了。
从没想过,女神有一天会牵着我的手跟我说,you are an excellent match for Berkeley, this offer of admission recognizes your outstanding academic and personal achievements and celebrates the passion, persistence, and convictions you bring to this campus.
收到了很多很多的祝福和贺喜,看到满屏的“你值得”,真的哭惨了。感谢一路上,帮助我的所有的老师们,感谢你们的栽培!同样的感谢予我的家人,始终做我坚实的后盾,从不责怪,永远鼓励打气;在漫长岁月的每一个阶段见证我的失败和成功,提供极具远见的建议,在无数次放弃的边缘拉我一把!感恩我的身旁有级里这一群一起流泪欢笑的小伙伴。
最后,我想与所有迷茫焦 虑中的你一起共勉《奇葩说》里一句话“我知道此刻的你很弱小,很无奈,很没有办法,但是只有18岁愤怒无力的你,是你28岁,38岁,成为更好的人的全部原因。”
始终相信,能让质疑、诋毁、无端猜测的声音消失不见的东西无外乎两个字,时间。新的一年,多尝试,多等待,属于你的答案,八九月会来的。
Number3
家长心得
(左)Kelly (右)Kelly的姐姐
UCB放榜的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检查手机信息,Kelly的升学群早已被我置顶,她的所有学习动态我都不愿错过。后来看到录取的截图,感动的泪水止不住哗哗直流。更让我羡慕的是,NYU也对她伸出了橄榄枝。老师说「长姐如母」,对于Kelly的培养,你们会好奇我(也代表我父母)是如何“鞭策”她的吗?
她考不好时,我们会严厉地训斥,要求她进行深刻反省并上交检讨书!绝不允许她参与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课外活动!我们规划她的兴趣,考入名校是唯一目标!
读到这里,你们震惊了吗?可惜的是,以上鞭策我们没有半条做得到。我们重视她的情绪,只要她快乐,家人就是她24小时的拉拉队、加油站。如果真的要说培养,那必是持续不断的“鼓励”吧!
妹妹从小便是那种老师特别钟爱的类型,积极认真学习态度极佳的学生,身为家人从未有机会为她操心。但托福分数的瓶颈,让她好几次对着我(视频聊天中)崩溃大哭。社会人士的经历告诉我,在那种时刻,放弃如同逃避。鼓励不等同于需要认可她任何的决定,反而鼓励她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这天下没有跨不去的坎。这诸如此类的大事小事上,Kelly坚持了下来,心态也越趋稳定。即便如此,每当她兴高采烈地分享着哪位好友又收到哪家藤校offer,他们的成绩如何强劲,这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她的不自信。
她说没想到幸运女神有天会牵着她的手,告诉她 “you are an excellent match to our school”!而我想告诉Kelly,幸运女神看到了你的坚持,你的纯粹,你对万物的感恩,对生命的热爱。Life isn't about waiting for the storm to pass. It's about learning how to dance in the rain. 答应我们,你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
同时,我们衷心感谢三年来老师们和同学们学习路上的温暖陪伴,祝愿大家前程似锦。有句老话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如果你想追踪这位爱笑的女生未来的发展,欢迎关注她在Social Media上的动态。
Number4
任课老师印象中的Kelly
级长杨小丽Hailey:
入学军训时,她是屡屡晕倒却依然咬牙坚持的“文弱小兵”;
高一时,她积极投身校模联社、外联部,电影社,自媒体公众号创作等社团活动,担任负责人,主持人,各类比赛队长,各类演讲嘉宾,还跑到国外当交换生,忙的不亦乐乎,教室、老师办公室也总能看到她追在老师后面问问题的身影;
高二高三申请时,同班好些同学早早刷出托福100+了,她被卡在99的关口动弹不得,有过沮丧有过焦虑,但是她总能在煎熬中茁壮成长,把负能量熬成鸡汤,然后涅槃重生,还不忘善良和谦逊。
她对任何人都温和友好,正是这种胸怀世界的大度,让世界大学和身边的同学老师,都报以热忱的拥抱和祝福。感谢有Kelly这么一个小太阳般的存在。
班主任孔德媛Lea:
三年来,看着林珈一步步的成长,到现在能够被伯克利录取,我很为她感到骄傲。回顾这三年的时间,这个结果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学海无涯,苦作舟”想到达胜利的彼岸,就要为之不懈的努力,也要始终有坚定不移的目标。林家同学,在高一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为之去努力,去美国留学不仅需要的是学习成绩,还需要有各种活动。所以,这三年中,她不仅努力的学习,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比如USAD,学校组织的TED比赛,新年晚会一直担任主持人,去广州市小北调查疫情期间的黑人生活情况等。优秀是在不断努力中锻炼出来的,林珈同学之所以这么优秀也是在不断地努力中历练出来的。未来可期,继续加油!
数学老师Yufei:
Kelly较擅长语言,艺术,传媒类的学科,她的数学成绩不是同学中最好的,但她一定是最认真最努力的那一个!在课堂上她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下课后,还常常追着老师问问题,谦虚地向我们请教她的各种疑惑,几乎没有看到她松懈过。作为老师,我对Kelly的印象真的是非常好,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为人谦虚,善良,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有高要求依然待人宽厚每逢节日还会给所有老师制作贺卡,送祝福~可以感觉到很用心~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公众演讲课老师James:
Kelly是电影社的第一批社员,课堂表现很好,听讲认真,作业完成质量好,我对她印象很深刻,她是一个韧性很强的女生,其实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有不错的韧性,但她是特别的强,我曾经说过这一个特质可以让她走得很远。这一届简直是多灾多难,尤其到了后期,我见她还在积极备考,认真学习,这一点真的很难得。她是那种会遵从规则而努力的人,在学术上就是有着很好的academic integrity。我和她除了教学上有接触,因为一些学生和社团活动事务也有过很多接触,她做过主持做过微纪录片导演,多才多艺,认真负责,希望她能够带着优秀的特质和这些才艺,在未来走得更远,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历史老师John:
Over the years at IDGF I have encountered many talented and dedicated students, young adults who have worked hard to achieve their goals and set out on journeys of excellence. This year is no exception with four classes of students, individuals each on separate paths that will bring future rewards. One of these students, Kelly, I have known since senior 1. The Kelly I have witnessed grow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is a young lady bursting with optimism and an openness to ideas. She has worked hard, no doubt, but her hunger to improve, to learn, has impressed me most. If you were to look at her history notebook you would see essays she wrote full of feedback, corrections and suggestions. While other students would put those essays away without a further glance, Kelly would read over the notations and come to discuss after class. For likeminded students this is a sign of constant improving, of learning from mistakes, of perfecting a craft. With her maturity, friendly disposition,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 Kelly will continue to grow at Berkeley and any of the paths she chooses later in life. It has been a wonderful time getting to know Kelly and I wish her all the best and happiness in future endeavors.
研究性研讨会老师Jennifer:
第一次接触Kelly,她就会非常积极主动与我交流,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之后她也很主动帮助我发作业通知、整理同学分组名单和收集同学们的作业。
在高三下学期大家都有些松懈的情况下,她每次上课都认真听讲和做笔记,课上遇到的疑问也会记下来课后找我问问题。学期末时,她会找到我要之前上课的课件准备在寒假复习。在酒店隔离期间,她会找我跟我商讨是否可以用手机录课让她实时收看。
每次的作业她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即使自己在酒店隔离无法到校上课,她还是找自己的小组成员一起录了她们组的presentation视频,并且在视频中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在阅读话题相关文献后得出的想法。这种努力认真的精神着实令我震惊和欣赏。
Kelly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和她坚持不懈的努力值得她获得的所有成就,祝福Kelly在人生的新阶段飞的更高更精彩!
写作老师Yu:
林珈,是一个很好学,对知识很有渴望的女生。在上托福写作课的时候,林珈都会非常专注,尤其在我拓展课堂知识的时候,她都及其专注听讲,并且会适时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都能看得出她对我所讲的东西认真思考过才提出来的,这个品质也会一直对她往后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
IDGF
指导老师哈里感言:
每年大学放榜都有惊喜,凯丽同学凭借100分的托福拿到了分控学校加州伯克利录取,不禁感叹伯克利的眼光真毒!在凯丽同学身上完全能见到未来中国新一代独立女性的面貌,这孩子的留学申请工作完全是她自己独立运作,从最开始确认申请服务关系的时候,当时还是高一的凯丽就她自己独自和我一条条抠留学合同条款,确认之后通知财务放款,完全是霸道女总裁的样子。去年暑假还是疫情期间,和我们一起深入广州黑人区做调研,拍纪录片。写申请文书过程中,虽然周边有各种七嘴八舌的建议,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坚持我们最初一起商讨确定的文书既定内容和风格。一切的付出终于收到回报,为凯丽感到高兴,为中国的未来感到兴奋!
本文来源 | IDGF广附国际部
【点击进入京领国际学校大数据平台,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京领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影响孩子的人生高度!和10万+家长一起,学习现代化国际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参与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讲座。
【加入方式】长按复制ID:Kinglead-edu,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京领助手,申请加入。
【入群权益】同时您将免费获得定制化科研、升学方案,与藤校专家一对一交流的宝贵机会!
联系转载或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56269331
微信:Kinglead-edu
京领排名
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公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
京领传媒
京领说
京领专访
京领报告
京领数据
京领研究
京领论坛
京领资源
专家学者资源库
海外大学资源库
海外中学资源库
行业人才资源库
国际学校资源库
国内大学资源库
京领服务
京领会员
藤校计划
高端实习
战略咨询
藤校科研
京领择校